成箱的“飘柔”洗发露、包装精美的“牛栏山”白酒,甚至“茅台”“五粮液”“NIKE”“华为”“飘安”“雷朋”……近30吨侵权假冒伪劣商品被投入高温窑炉,集中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。4月23日上午,2021年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在昌平区举办。
作为“保护知识产权、打击侵权假冒——16省(区、市)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”分会场之一,北京市此次集中销毁的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包括白酒、化妆品、服装、鞋帽、口罩、食品、药品、眼镜、手机配件、路由器、开关、种子、图书等,共30多个品种,涉及“茅台”“五粮液”“NIKE”“OLAY”“力士”“华为”“飘安”“雷朋”等品牌,近30吨货值380余万元。
2020年,北京市共查处侵权假冒类案件4527件,罚没款6145万元。其中,公安机关侦破侵权假冒类案件685件,抓获犯罪嫌疑人1322人;检察机关依法批捕侵权假冒类案件201件,涉案嫌疑人408人,起诉案件227件,涉案嫌疑人397人;审判机关受理侵权假冒类案件373件,审结379件,涉及刑事被告人621人。
在互联网领域,2020年通过开展“网剑”“铁拳”“剑网”等专项行动,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、销售假冒商品、虚假广告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;督导属地网站开展网络侵权假冒问题专项整治;对市级党政机关、市属国企、卫生健康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督查和检查。
在重点市场重点商品监管方面,加强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官方标志和奥林匹克标志保护;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。
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治理方面,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、新一轮百万亩造林苗木检查行动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等专项行动。
在进出口环节治理方面,开展“龙腾行动2020”,加大对进口侵权商品、跨境电商侵权商品、侵权防疫用品的监管力度;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培训和海外维权指导,主动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纠纷处理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。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在防疫物资市场监管方面,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改、经信、商务、海关、药监、公安等7部门,开展疫情防控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;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消毒产品随机监督抽检;知识产权部门对涉及新冠肺炎快速检测试剂、疫苗等防疫产品生产研发企业主动提供快速预审等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