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化妆品网 - 化妆品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流行前线 | 行业信息 | 品牌战略 | 企业文化 | 领导艺术 | 营销管理 | 市场分析 | 美容知识 | 政策分析 | 企业看台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企业看台 > 日本人没听过国内却火爆!国产资本下的“日本牌”化妆品
4.biz | 商业搜索

日本人没听过国内却火爆!国产资本下的“日本牌”化妆品

信息来源:zhuang365.com   时间: 2019-10-11  浏览次数:17

日本人没听过国内却火爆!国产资本下的“日本牌”化妆品

最近一位朋友向我咨询了一款在国内知名度很高的“日本化妆品”,本人也到了很多店铺寻找这个品牌的化妆品,但是让我惊讶的是竟然没有多少店铺在售,思来想去感觉不可思议,为何在国内如此知名的日本品牌,却找不到相关的专柜或者较为齐全的零售店铺?通过一些调查,发现了其中的一些“端倪”,其中的“套路”也让人深思。

中国资本开发的日本品牌

日本人没听过国内却火爆!国产资本下的“日本牌”化妆品

去年春季,日本化妆品陆续出现“缺货”的情况,一些知名大牌的化妆品柜台纷纷打出“限购”的标示,询问详情多数售货员告知:生产原料不足,无法赶上交货周期。在日本平时购买平民化妆品,通过国内网红或者明星通过网络一介绍,往往会成为“爆款”产品,符合不符合自己的肤质况且不论,国人都会“先下手为强”。2018年,日本化妆品业的销售额和股价纷纷上涨,可以说是“顺风顺水”的一年。有些品牌公司为了庆祝这种情况,给许多员工发了“特别奖金”。

日本人没听过国内却火爆!国产资本下的“日本牌”化妆品

日本化妆品在国内人气似乎超过了日本人的想象,此事可能有人会想:如果在日本成立公司,用国产资本投资日本品牌是不是会“大赚”一笔?其实这个事情已经发生,开头我提到的那个品牌就是属于“国产资本”投资的日本品牌,关于这家公司的名字文章中就不再提起,如果有想知道的读者,我们可以私下交流。该化妆品的研究所在2015年于东京银座成立,日本官网上显示这家公司的老板为一名中国人(后文称A先生)。东京银座某大楼的三层,打开门后可以看到很多日本员工工作的场景,A先生的日语十分流畅,关于这个品牌这样说到:“在日本登录XX品牌是在2008年,之后迎来了日本品牌‘爆卖’,随之我们也正是开始运营。”据说在2008年的时候,A先生接到一名朋友的联络,想要在国内销售“日本生产的化妆品”。资本是从国内而来,日本公司属于该集团公司的子公司,而A先生就是现任日本子公司的社长。

虎视眈眈的“机会”

日本人没听过国内却火爆!国产资本下的“日本牌”化妆品

近年,在国内流行“成立日本公司,在国内销售日本品牌化妆品”的生意,这家公司可以说是“先驱”的存在。“现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只有国外的大品牌加入,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,依然是巨大的市场。”A先生如是说到。其中不乏有些中国公司直接收购日本的化妆品工厂的事例,据我所知,2018年秋季有一家民营企业收购了日本爱知县的某化妆品生产工厂。A先生这样解释到:“对于有丰富资金的民营企业来说,在日本成立公司或者成立工厂都是十分的简单。土地也比国内便宜不少,加之化妆品的营业利润非常高,所以后续会有更多的国产资本进入到日本化妆品市场,寻求的就是MADE IN JAPAN。”收购是一个方面,更多的是“出资合作”的方式,但是A先生的品牌完全是从“零”开始培养的,这也是A先生较为“得意”的地方。在2010年左右确实这种方式是“先驱”的存在,不过如今竞争更加激烈,从零培养品牌确实比较困难。

日本人没听过国内却火爆!国产资本下的“日本牌”化妆品

2008年,这家公司以XX品牌为商标,在日本登记。该公司的研究开发部门找到了日本某大品牌化妆品的“退休人员”作为主导,以“低价格高品质”为立脚点开发高品质且具有特色的商品。为了提高在日本的认知度,2015年进行了一定时间的“免费小样”配送,在2016年这家公司的某款产品获得了日本COSME排行第一名的成绩,也借此机会进入了日本一般“零售店铺”。(但是很难找是真的)去年11月,上海举办了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”,该公司用了130㎡的位置单独出展,加大宣传力度。据悉已经在泰国、美国、韩国等国家开展了新业务。A先生说到:“国外化妆品进入国内,之前主要靠的是代购,《电商法》颁布以后对化妆品的销量也有影响。不过现在我们已经确立了不依靠代购的销售体制,已经向中国出口了100多种产品,现在在国内主要的流通路径是零售店铺,已经超过了3600家。”

“我们是日本企业”

日本人没听过国内却火爆!国产资本下的“日本牌”化妆品

有追求中国市场,在中国大力开展业务的日本企业,这些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,促进当地雇佣,也就是所谓的“企业当地化”。相反,也有一些中国企业陆续进入到国际市场,到当地进行业务发展。原本A先生是以中国人为中心的人员结构,但是为了扩大日本市场的销售和知名度,将员工全部换成了日本人。浙江出身的A先生已经在日本15年了,2003年从日本的大学院毕业,在东京的一家公司做系统工程师。A先生在整个讲解过程中,强调最多的是:“我们是日本企业。”虽然A先生是中国人,资本也来自国内,但是“思维是日式”的。中国经营者如同星星一般数量庞大,但是能够结合日本和中国两方思维的人却是很少,而这种稀有的存在,如今在日本化妆品届大放异彩。

结束语

现在的情况来看,未来这种情况或许会越来越多。中国资本投资日本品牌或者在日本注册品牌,在日本生产以后的产品再销售到中国,确实是“原装进口”、“日本制造”,但是其中的规定如何、成分如何那就不可得知。MADE IN JAPAN的魔力在国内依然不减,化妆品也是日本产品的“代言之一”,或许有那么一天,在国内出现的所谓“日本原装进口”的化妆品,只是在日本生产的而已,你所看到的,也只是停留在“表面”罢了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化妆品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